走近华有网总裁陈宇华时,很惊讶于她的年轻与开朗的性格,一直留在脸上的灿烂笑容使你觉得面对的只是相处已久的老朋友,而并非是初次见面的一家网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1991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贸易系,1993年获斯坦福大学全额奖学金赴美,1997年进入哈佛商学院,1999年获哈佛MBA学位,2000年1月创办华有德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0年3月18日正式开通华有网,创建了中国首家书业B2B网上交易平台,为国内出版社和图书批发商搭建了一条高速信息通道。这就是陈宇华简单却令人羡慕的经历。而在这之前,她还曾先后供职于世界一流融资机构高盛投资银行、世界顶级咨询机构科尔尼咨询顾问公司及世界第二大传媒默多克新闻集团。
陈宇华——一个从湖南走出来的湘妹子,开始时的道路并没有太多的与众不同。出生在湖南并在那里读完了小学,上中学时为了支援特区的建设跟随父母亲到了厦门。高中毕业后保送进了中国人民大学。在大学时没学到什么东西,倒是想着要当个歌星,虽然当时条件很艰苦,没有钢琴,住在6人一间的宿舍里,但因为执着于自己的梦想,她特地拜了一个中国音乐学院的教授为师,每天在寝室里对着墙练上一个小时的声乐。声音传到楼道里,一时间成了学校的新闻。
大三的时候差点进了娱乐圈,后来感到唱歌如果只是个人爱好还好,一旦变成一种商业化的行为就挺糟糕的,所以决定出国了。幸运的是她的托福考试成绩很不错,而且接到了斯坦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然而还没等她笑出声来,迎头遭遇一棒,她被拒签了。最后斯坦福大学给美国驻华使馆发了报告,她才得以成行,这也算是人生中经历的小小波折吧。
刚去的前三个月,因为还没过语言关,陈宇华不得不将每天的讲课内容录下来,回来后再放。一天正常上课得5、6个小时,回来又得放5、6个小时,还得看很多课外书,可想而知她当时的艰辛。从斯坦福毕业后她去了科尔尼咨询顾问公司,在那1年零10个月的工作经历中,她有很大的收获。也因为突出的工作表现,在得到公司的推荐下她走进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哈佛商学院,而当时商学院是要求入学者有4年从业经历的。
当1999年即将走出哈佛的校门时,陈宇华开始考虑起自己的未来,她明白自己并不想找工作,而是想找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留在美国可能会做个顾问、管理类的工作,基本知道自己的下一步该怎么走,剩下的,就只有努力用8年的时间去争取别人用10年时间才能获得的位置和成就。对于这种预见性太强的东西,她丝毫不感兴趣,她知道自己只有选择回国创业的路了。
从哈佛毕业时是1999年的6月份,当时正是中国互联网最热的时候。对中国的互联网行业陈宇华一直是比较感兴趣的,所以还在哈佛二年级的时候,她就开始琢磨自己该从哪儿找个切入点,进入这一令人心动的世界了。但现在面对中国互联网的热浪,她却选择了等待,现在回想起来,她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于是到了今年3月,华有网开张不久就遇到网络低谷,陈宇华非但不忧反而暗喜。“大家一下从天上掉下来是好事,这之前网络给人的印象就是烧钱,没什么实质意义,这样炒来炒去,不但对公司没好处,更糟糕的是把行业风气带坏了。网络低谷有助于大家冷静下来。中国互联网不能飘来飘去,总是看上去很美。我想让它着陆!”陈宇华笑着说。
所谓的着陆,陈宇华的观点是目前的互联网还不会居于社会生活的主流地位,将互联网看成一种工具更合适。只有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它才会创造价值,这种理论已经体现在华有的行动中,当华有的员工在和客户打交道的时候,他们一般不提网,他们只说自己是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的,而用这种解决方案会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好处。他们会告诉客户:一本新书信息从出版者发到下游,周期一般为一到两个月时间,而现在只需要两到三天时间了……
在记者的感觉中,华有是一家关于图书的网站,但陈宇华认为自己选择的是建一个B2B平台,图书只是他们的一个切入点。所以网站名称没有什么book,而是叫chinayou,最有力的证据就是现在他们已经在计划着,明年年底的时候进军另一个行业。
而现在选择图书行业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图书业很零散,中国的书业下游书店7万多家,上游有1、2千多家出版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它很需要一个第三方。二是在图书业中没有一个巨头,不会自己搞一个交易平台。还有一个原因是图书业的产品很多,像中国一年流转的图书大概有20多万种,如果整体行业很小的话,也就用不着互联网了。
在公司的管理上,陈宇华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她认为企业制度这个东西要执行下去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企业文化却需要时间来慢慢培育。所以华有网刚筹备创业时,就很注意强调企业的文化氛围。而许多公司所看重的严格管理制度的推行在华有网却要晚得多,直到华有网开张半年后的10月份。那么华有网的企业文化是什么呢?“开放、协作、高效、愉悦、创新”陈宇华说,“在华有的企业文化里蕴涵了无穷的乐趣:协作的乐趣、交流的乐趣、变革和超越的乐趣。正是这种文化和工作中时时处处的乐趣支持着华有不断前进。”
问起陈宇华最感到自豪的事,答案出乎意料的不是她自己创立了华有网,而是“华有网的团队让我最感自豪。”进入华有网的人一定要乐观、大气,具有合作精神,并有学习新知识的动能,这就是陈宇华给华有人打上的标签。
虽然现在每天陈宇华工作十几个小时,一周的工作时间近100个小时,但她并未感到十分辛苦。她不在乎自己做这个事业能赚多少钱,她只是觉得自己找到了心动的感觉。
处在摸索阶段的中国互联网产业,陈宇华也不敢说自己的事业一定会取得辉煌。但她觉得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对后来者都会有很大的价值。成功了则创造了一种成功的模式,失败了则等于告诉别人此路不通。
对于走过的人生路,陈宇华认为父母亲对自己的影响最大。当年离家去北京上学时,她的父亲特意请人写了两个字“适度”送给她,当时她并不太明白什么意思,只是觉得是父母亲送的,就带在身边。后来独自在外时,她终于体会到,很多时候你做什么其实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在做事情的时候要讲究一个度。在家的时候她特别不愿做家务,于是父亲就跟她说,干什么事如果你必须去做的话,高兴地去做要比你哭丧着脸去做好得多。这种思想养成了她乐观的生活态度,一直到现在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她都学会了面带微笑迎接挑战。
“你有,我有,大家有”这是陈宇华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她创建的华有网的核心理念。